一个是反移民、反欧盟的极右翼,一个是主张自由、支持全球化的中间派,法国选民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巴黎时间5月7日晚,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初步计票结果显示,中间派独立候选人、“前进”运动领导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以大幅优势击败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马丽娜·勒庞。年仅39岁的马克龙由此成为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也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国领导人。
自参选以来,马克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过关斩将——
从群雄角逐
到四强争霸
再到双人决战
最终当选
如今,年华正好的马克龙已是长缨在手,只待缚苍龙。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马克龙没能在五年之内令法国经济有所起色的话,届时便将成为“下一个勒庞”的时代。
Anti-globalization
反全球化
在全球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全球各国却都开始对全球化说起了“不”,法国当然也不例外。
作为法国“国民阵线”的总统候选人,勒庞在里昂发布竞选纲领时,首先将全球化比作让社区慢慢憋死的元凶。她表示,全球化本质就是“奴隶在生产、失业者去消费”的勾当,“国民阵线”要发动一场由“睿智的保护主义和促进经济的爱国主义”引导的“本地革命”。
虽然最终是支持全球化的马克龙赢得了胜利,但反全球化的浪潮已然汹涌而来。在选举当中,关于“全球化导致了法国工业衰落、产业外移和工人失业”等言论被反复提及并夸大化,这使得民众更将一些社会问题归咎于区域化或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是马克龙在未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时需要预见到的阻力。
Brexit
英国脱欧
在严格来说,英国并没有反全球化、民族主义的政治取向,但英国曾经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的身份,却使得其脱欧的行为与移民的政策变了味儿,也刺激了欧盟内部许多蠢蠢欲动多时的极右翼势力借机乘风而上。
另一方面,法国大选的结果反过来也会影响英国脱欧的方式与进程。早在之前,马克龙便曾放言称,如果当选将“杀鸡儆猴”,不仅要对英国下狠手,他还表示要“趁火打劫”,将英国的银行业、人才、学术界人士都吸引去法国,以此维持欧元区的稳定。这么一来,英国“硬脱欧”的可能性将非常大。
Corruption
腐败
2017年的法国大选可谓“意外”频发。不过在半年之前,本届大选还曾被认为是最没有悬念的一届。然而剧情的翻转始于今年1月底,此后几个月间与各位候选人有关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其中上至贪污腐败的“空饷门”,下至家长里短的“外遇门”。在这当中,菲永可以说是受丑闻影响最为深重的一位了——从最被看好的候选人,到与总统之位失之交臂,中间只隔了一个“空饷门”。
事实上,菲永不是唯一深陷贪污腐败指控的候选人,勒庞也没能避嫌。今年4月底,欧洲议会指认称,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党涉嫌冒领议会薪资约500万欧元,这一数额是先前估计的两倍有余。不过,勒庞对此指控进行了否认,她声称欧盟反欺诈局此次针对她的调查带有歧视性。
Diplomacy
外交
法国一向在国际上扮演着一个超过其实力的大国外交角色。早在戴高乐时期,法国不仅是西方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的大国,而且该国在退出北约、在中东采取亲阿拉伯立场、首先提出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等等举动上,均被视为当时的骇世之举。然而,法国“独立外交”传统到了萨科齐时代开始“失传”,在奥朗德时代,法国则进一步演变成紧随美国的“另一个英国”。
不过,号称“揭开了法国政治历史新时代”的马克龙恐怕也无法建立起新一代法国外交。从目前看,马克龙将继承奥朗德的欧盟政策,这在他的全部竞选过程中都已经清晰地表现出来。具体来看,在对俄、对中东、对非政策等方面,马克龙目前为止并未表现出任何“惊人之举”。
另一方面,在对华政策上,马克龙可能会有一些动作。可以看到,马克龙有着一切与中国修好的条件:双方皆支持全球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力推人民币国际化等。尽管目前尚不清楚马克龙对亚投行、对一带一路、对中国南海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具体看法,但从马克龙的即定立场来看,可以认为马克龙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可能性较大。
EU
欧盟
在欧盟各成员国中,法国可以说是“自视颇高”的一个国家了。如今,在法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日益加剧,欧盟仍然主张并支持国际间相互开放市场,进行自由贸易——法国与欧洲越来越谈不到一块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勒庞关于“脱欧全民公决”和“恢复法郎”的主张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德国《明镜》周刊这样评价,并且认为本届法国大选已远远超出“未来几年谁来决定法国政策”的范畴,将决定整个欧盟的未来。显然,德国总理默克尔试图弥合存在分裂风险的欧盟,吹散欧盟目前弥漫的欧洲怀疑论思想。如今马克龙当选,关于勒庞上位会让欧盟的稳定性和团结性遭遇危机的担忧至此可以松上一口气了。
Fillon
菲永
事实上,在最初的所有候选人中,右翼共和党候选人菲永的竞选纲领也被公认为最“切实可行”。而菲永本人又素以“清廉、精干”而著称,似乎对于入主爱丽舍宫已当仁不让。当时有人曾预言,要阻止菲永当选,只有搞出一些“丑闻”了。
奈何一语成谶,“空饷门”丑闻将菲永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样的场景让人们回忆起在1981年竞选连任时也陷入“钻石丑闻”的瓦雷里·德斯坦总统,他曾痛心疾首地说:在法国,电视是第一大权力,而非第四大权力,因为电视掌握着政治人物的生杀大权。正如菲永最终败选而归,德斯坦当年也败选了,尽管事后证明他在“钻石丑闻”中没有任何问题。
Government
政府
法国的选举体制与美国不同。法国总统大选之后,将举行立法选举。在立法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员席位的政党,将出面组成政府。
过去,总统候选人往往有一个强大的政党支持,因而当选总统一般都能获得议会的多数。但今年,两大传统政党右翼共和党和左翼社会党的候选人都在第一轮被淘汰出局,马克龙这位异军突起的“新总统”手下人员要组成一个参选的议员候选人大军都困难,更遑论选出一个议会多数派来。因此,他当选后将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才能赢得议会多数、组成一个“马克龙多数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龙面前有两条路:其一,借着胜选“东风”广招人马,组成一支“杂牌军”来充满议会议席,不过这样的话,将来执政将难免因过于混杂而出现问题;其二,就是依靠左翼社会党的议会多数派,但这样显然缺乏“新意”,毕竟无法指望一个“旧团队”创造新业绩。两条路看来都各有利弊,耳目一新与顺利运转不可兼得,马克龙的选择值得更多关注。
Hacker
黑客
正如同去年的美国大选一样,黑客们也没有缺席本次的法国大选。在距离选举决胜轮投票日不足2天之际,马克龙竞选团队内部文件出现在互联网上,包括邮件、财务报表、照片和合同。
对此,马克龙团队本月5日说,他们曾多次遭到黑客攻击,而网上出现的文件有真有假,背后黑手的目的在于散布假信息,干扰7日的投票。整个竞选过程中,他们曾“反复遭到猛烈的”黑客攻击。遭泄露的文件内容全部合法,展示的是竞选团队的正常运转情况。但是,随真实文件一同被放出的还有许多虚假内容,对方企图以此散布假信息,干扰选举。这批文件“在正式竞选活动截止前的最后一小时”被发到网上,“很明显是对民主的干扰,就像去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所发生的一样”。
6日,选举监督机构表示正调查马克龙竞选团队所称被黑客攻击及文件泄露一事。该机构警告说,一些所谓被泄露文件很有可能是伪造的。
Immigration
移民
法国目前居住着大约500万穆斯林,是西欧穆斯林人数最多的国家。面对数量庞大的外来居民,整个法国社会,无论左派还是右派,二十年来在面对移民问题时,始终未能拿出一个务实的、节制且宽宏的对策。
在极端思潮之下,一部分右派选民从此倒向了极右一边。过度的唇枪舌剑营造了一个暴力、偏执的社会氛围,很多有关移民问题的立法提案也招致了社会人士的过激解读。
相对于勒庞的移民禁令式的方案,马克龙会走到反面,依赖于全球化与欧洲一体化解决法国的安全与移民问题,例如加强对欧洲边境的管控。但目前来看他仍未就此提出有效的做法,未来法国传统政党在多大程度上支持马克龙,决定着其包括安全与移民政策在内的执政效果。
Jobs
就业
除了经济难见起色,法国的失业率也连续三年处于10%以上,15-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更高达25%,由就业而产生的经济问题与社会矛盾与日俱增。
为此,法国政府支出接近GDP的57%用以解决国民就业问题。在法国,每1000个人中有90人是公务员,而这一数字在德国只有50。然而,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在这样的背景下,似乎除了劳动法改革外已没有其他能创造就业的机制了。近两年,奥朗德总算下定了决心为经济改革动一动部分人的蛋糕,但固有的政治模式还是令国家在庞大的利益集团面前施展艰难。马克龙上台后,如何针对法国的就业问题给出解决措施,也将备受瞩目。
Key Politics
关键议题
在本月4日的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上,马克龙和勒庞双方在安全及反恐的关键议题上互不相让。
辩论以库姆里新劳动法开场,随后就劳工现状、劳工法、社保税收、企业等一系列经济主张展开激烈的辩论。勒庞批评马克龙在担任经济部长时不仅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法国的失业人数不减反增。对于这些指责,马克龙全部予以反驳,他认为勒庞所说是谎言,批评她在劳动法上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建议。
随后,双方就法国的安全和反恐议题展开辩论。勒庞表示,她将把所有被列入极端分子档案名单中的嫌犯统统轰出法国;她批评多少年来,法国执法不严,被判刑的人要么被随意减刑,要么由于缺乏位置而不入狱。马克龙在这个问题上也寸步不让。他表示会设立一个专门反恐机构,总统、政府和情报部门共享,不仅如此,还需欧盟各国更好地加强情报交流。马克龙将增加警察、宪兵的职位并增设每日安全片警的职位。
Le Pen
勒庞
在马琳娜·勒庞四岁那年,她的父亲老勒庞(让-马里·勒庞)成立了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老勒庞以挑衅主流政治党派,挑战传统政治道德底线为“己任”,然而国民阵线反对外来移民、为纳粹罪行开脱等极右翼思想对于法国人来说,难以得到普遍认同。但老勒庞屡败屡战,在随后的38年里五次竞选总统,给法国政坛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作为老勒庞最小的女儿,勒庞虽然因观点不同与父亲公开决裂,但她还是延续了父亲的大部分政见:反对外来移民、希望法国退出欧盟、回归法郎等。在参选的开始,勒庞将自己描述为法国工人阶级的反建制保卫者,主张经济民族主义,支持实施贸易壁垒,退出欧元区。她宣称,汇率更低的新法郎将提升法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并将自己寻求的政策称作“明智的保护主义”。
勒庞败北已是事实,但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如果同样的选举发生将全球化以及法国与世界的关系置于政治辩论中心的政治洗牌,半数选民恐怕将发现自己被“国民阵线”吸引。
Macron
马克龙
马克龙的当选被认为是“神迹”——一个没有政党支持、没有明确资金来源、没有基本选民范畴、没有出众的演讲口才、没有厚实的从政经验、没有强大政绩支撑的“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出面竞选仅数月便一举赢得大选,入主爱丽舍宫,确实难说不是一个“奇迹”。但事实上,这样的奇迹更多的被看到“人为”痕迹,马克龙这一路走来也是步步计算。
马克龙胜出的优势很明显:年轻英俊、婚姻经历拉好感、属于新一代的政治家。同时,他的劣势也很明确——“左翼政权继承人”这一政治属性将令其在大选中使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为了参选做准备,马克龙先是从政府中辞职,进而创立自己的政党,以此表明政治属性“非左非右”,此后马克龙又得到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全力支持,竞选宣传铺天盖地……因此可以说,马克龙这一路走来,与其说是“天时地利”,更多的还是精心策划。
Nationalism
民族主义
英国脱欧与特朗普上台,让欧洲的国际主义者经历了绝望的时刻。尽管此前,民族主义右派在奥地利和荷兰的选举中遇挫,但根据此前的民调,主张脱离欧元区的极右翼候选人勒庞与极左翼候选人梅朗雄很可能以二选一的形势出现在大选最后一轮对决中。
因此,正如《金融时报》评论,马克龙的崛起,代表的是对现下西方民族主义的反对。他与希望法国退出欧洲单一货币,提高关税、打击移民的勒庞是意识形态的对决。
Opinion Polls
民调
马克龙自参选以来,便得到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全力支持,这已成为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背后的潜台词即“马克龙得到了控制着媒体的财团的支持”。从今年1月起,所有的民意调查就异口同声地都认定,马克龙将进入大选第二轮——这究竟是民调反映了投票意向呢,还是民调引导了投票意向?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法国选民向来都有一种“从众”、“崇胜”心理,即在犹豫不决、不知投谁的票时,大多数人的投票意向就会影响选民,因为选民希望自己的票能够“胜出”。去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两大“黑天鹅”事件发生时,民调都错得离谱,因而人们会误以为法国选民的“从众”心理也会让位于“逆反”心太。不过如今看来,这显然是高估了法国选民的“独立精神”。
Populism
民粹主义
与去年的两大黑天鹅事件——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一样,勒庞的崛起也被视为民粹主义在西方民主国家兴起的标志性事件,她所代表的极右翼势力的异军突起,令人们看到民粹主义快速上升的势头。不过,马克龙的最终当选显然给这股势头泼了一盆冷水。
对于美国而言,马克龙胜出的意义在于,他为非民粹主义者找到了一条路。正如CNN此前所评论,马克龙在大选第一轮投票中的胜利,为西方的中间派政客找到了一条既能受欢迎、又能保持自身观点的道路——政治家不需要成为民粹主义者,也能够受民众欢迎。
Quarter
1/4
在最终选举举行之前,Odoxa发出一项民调,显示1/4的法国选民计划在7日的总统决选中投“白票”,也就是选择弃权。其中许多是左翼选民,在他们支持的候选人未能进入第二轮投票之后大失所望。
1/4的弃权率被认为是1965年法国决胜轮总统选举以来的第二高,凸显许多选民对于选择中间派马克龙还是极右翼勒庞感心灰意冷。
Reform
改革
自参选以来,马克龙始终在以“改革者”形象示人。他一直强调,希望推动此前担任法国经济部长时所启动的改革,认为法国经济太僵硬,提议在公司层面决定劳工合同。
对此,大多数的经济学家持认同态度,但对于改革能否顺利成行则不敢苟同。毕竟,改革一词在法国始终是个敏感的话题。长期以来,法国经济改革实施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左派坚定维护既得利益——这一情况不仅体现在马克龙法案的实施中,更曾出现于由奥朗德推动的劳动法改革——二者皆因有碍劳工利益而难得民众支持。因此,马克龙如何在支持率和改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将是他未来应三思而行的。
此外,马克龙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他同他的前几任一样无法在改革法国这一势在必行的问题上有所突破,那么他的当选只会是对抑制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暂时抑制。再一个五年过后,这些极端势力仍会卷土重来——到那时,便会真正迎来一个属于勒庞的时代。
Split
分裂
事实上,重要的并非法国大选的结果,而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已经暴露无遗的法国乃至整个欧盟面临的困境——分裂。
在本月7日的终选投票中,法国左翼社会党与右翼共和党等传统政党50年来首次“集体缺席”。正如法国《世界报》所评价,2017的法国大选之争堪称“两个法国之争”:一个是主张自由、支持全球化的马克龙,他代表着“开放、前进、革新的法国”;一个是反移民、反欧盟、反全球化的勒庞,她则代表了“保守、锁国、民族主义的法国”。
如今看来,一个事实已基本明确——法国政坛传统格局已被重塑,对于马克龙而言,未来必须面对的首要棘手难题,将是如何管理渐行渐远的“两个法国”的难题。
Terrorism
恐怖主义
法国是欧盟个成员国中,受恐怖袭击最多的国家。自2015年新年以来,发生在法国境内的三次严重的恐怖袭击(2015年1月《查理周刊》恐怖袭击、2015年11月巴黎恐袭、2016年7月尼斯恐袭)致使230多人丧生,社会各阶层对于占总人口10%的穆斯林群体的观念分歧空前紧张,国民的安全感和身份认同发生严重危机,法国比以往更为分裂。
UN
联合国
拥有核武的法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在全世界各地派驻军队,也是美国对抗伊斯兰国(IS)的关键盟友。马克龙当选以后,很可能将继续维持法国对抗伊拉克、叙利亚与非洲萨赫勒地区极端分子的任务,并持续在乌克兰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问题上施压俄罗斯。
Views
政见
曾是投行人士和经济部长的马克龙支持欧元、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他认为,拥抱全球化、加大自由贸易将使法国经济变得更有竞争力。
此外,他的计划包括在当选总统后的五年内推出规模500亿欧元的公共投资项目,用于培训、基础建设,以及对政府部门的现代化改革等。
他还承诺,要将法国的财政赤字水平降至欧盟规定目标(GDP的3%)之下;将企业税率从目前的33%减至25%;在未来五年内削减600亿欧元的公共支出,削减12万个政府岗位;将失业率从目前的10%降至7%。
Welfare
福利
法国政府财政的一大特点就是公共部门开支大。2016年,法国公共部门开支占GDP的56.5%,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32%,在发达国家经济体中都属于最高的。
法国的“福利病”在近些年以来越来越严重,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要搞福利制度改革,就是减福利,这造成普通法国人福利减少,下层白人收入越来越低,形成了社会两极分化,青少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这引起了下层人士不满。
马克龙此前曾表示,他支持普遍的失业保障、重新设计社会保障和福利系统,同时又要削减福利开支,为企业减税、灵活劳动力市场。
Xenophobia
仇外情绪
仇外情绪在本质上是出于一种担忧,害怕移民的到来会破坏他们既有的生活条件、居住方式和社会环境,甚至会再度对他们的文化进行冲击。当法国本地人意识到了一种人口新态势后,这种担忧便会持续发酵起来。这种恐惧的情绪会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一些蔑视行为的发生,甚至是引发仇恨。
Young Generation
新生代
从这次法国大选中可以看到,法国年轻人的政治参与度很低,只有35%的法国年轻人会去投票。在这群会投票的年轻人当中,国民阵线则是他们的政治首选。《外交政策》杂志将这35%形容为主要是由年轻的白人宅男和年轻的南法人组成的一群人,他们的父母辈则是“国民阵线”的传统支持者。人们不禁担心,当这群年轻人在五年之后成长为法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时,法国的政局又将是怎样一番局面。
另一方面,新生代的异军突起,正式宣告老派“左右”政客们走向边缘化,这从马克龙的当选也可一窥一二。作为一个从政不久、无议会经验、不标榜左右、年仅39岁的政坛新秀,马克龙反倒没有了传统政客的包袱——他强调经济自由主义和社会公平正义,宣称要超越左右、面向未来带领法国进入新时代——从这个层面来看,法国政坛也迎来了一个“新生”时代。
Zone
自贸区
在“大选政治”影响下,总统大选的法国对欧美自贸谈判显示出强硬的反对立场。法国总统奥朗德曾公开对谈判说“不”,理由是法国“不赞同没有准则的自由贸易”,永远不会接受损害法国农业、文化等行业利益以及有悖双向市场准入原则的协定。法国负责外贸的国务秘书菲克尔也表示,中止TTIP谈判是目前最有可能的选项,因为欧洲付出太多,得到的回报太少。
据分析称,法国政府如此强硬表态是为回应非政府组织等群体对TTIP的批评,并与执政党内担忧TTIP的左派及绿党等党派缓和关系。另一边,法国在野党对此也是口诛笔伐,共和党悍将前总统萨科齐、前总理菲永等均对TTIP持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