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对34%——马克龙赢了,勒庞输了。2017年5月7日,法兰西共和国新一位总统诞生,法国人民以清晰有力的多数,将极右翼政党挡在最高权力之外,选择了一位要重建共和国、重建欧洲的年轻人。

全面胜利

39岁、从政履历仅5年、成立政党刚刚一年的候选人一举闯入总统选举第二轮,并以近三分之二的票数大获全胜。马克龙的确有资格在卢浮宫前的庆祝讲话中把这一成绩称为“史无前例、无可比拟”(ni précédent, ni équivalent)。他在第二轮中的获胜优势之明显,也超乎了之前民调的预期。

在第一轮投票结果的地图上,从勒阿弗尔到里昂一线以北的国土上,除了巴黎地区以外几乎全部是深蓝色,外加地中海沿岸与加龙河沿岸两条线,勒庞领先的区域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而在第二轮中,她仅在北方两个省份领先,而马克龙则在全国其余地方过半。破损的“共和阵线”仍然让马克龙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 2017年法国总统选举两轮投票结果的地图

从投票当天的民调看,两轮间向马克龙的选票转移也以比预想的更显著。此前备受关注的激进左翼候选人梅朗雄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在第二轮支持马克龙,其在第一轮的选票仍有65%流向后者。而几天前,在梅朗雄旗下的“不屈法国”通过网络对其成员发起的调查中,这一数字仅有35%。

△ 5月7日投票当天BVA民调中对投票转移的估计。在第一轮支持梅朗雄的有65%的人转投马克龙,只有14%转投勒庞

而对勒庞来说,今晚的结果无疑令人失望。相比于2015年底大区选举第一轮时国民阵线的27.7%,勒庞在4月23日第一轮投票中近获得21.3%的选票,明显落在马克龙之后;而在两轮之间,民调一度预测她的第二轮得票率可能突破40%,最终她的成绩却低了6个点。

勒庞在败选后的演说中表示将对国民阵线进行“深入改造”,以迎接一个月后的议会选举。而被前几年她开除出国民阵线的让-玛丽·勒庞——也就是她父亲——则直接将责任推到了国民阵线二号人物菲利坡(Florian Philippot)身上:“菲利坡先生是马琳娜·勒庞失败的主要责任人之一。”而作为勒庞女儿的左膀右臂,菲利坡则毫不客气地回应道:“他在第二轮拿到了18%对吧(2002年总统选举时老勒庞的成绩)?他没有资格教导我们。”这一争论似乎预示着国民阵线内部分歧在未来的公开化。

“既不-也不”

对马克龙来说,这场胜利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这次极低的投票率了。除了1969年,第五共和国的总统选举第二轮从未出现25.4%这么高的缺席率。

△ 第五共和历届总统选举的投票率

1969年,刚刚经过了“五月风暴”的法国在一年后的公投中对总统戴高乐给出的选项说“不”,戴高乐随即辞职,新的总统选举展开。进入第二轮的是中右派候选人鲍埃尔(Alain Poher)和戴高乐的继承人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大量左翼选民认为两名第二轮的右翼候选人并无差别,因而选择放弃投票。2017年的情况似乎完全相反:勒庞和马克龙的立场几乎完全对立,但在大量选民心目中,这两人的主张都与他们的理想相去甚远。除了未投票的人之外,在前往投票站的74.6%选民中,投出白票或废票的比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1.5%。

“既不-也不”(ni-ni)是萨科齐担任共和党主席期间为共和党在地区选举中定下的策略:他拒绝“共和阵线”,呼吁选民在第二轮中既不支持左翼,也不支持极右翼。如今,“既不也不”超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成为许多左右翼选民共同的做法。对一些菲永的支持者来说,他们也许不能接受马克龙在法国文化与身份认同议题上的开放态度,但勒庞在欧元问题上出尔反尔的立场让他们望而却步。而对一些梅朗雄的支持者来说,人道主义与国际主义立场让他们无论如何不会选择一个名叫勒庞的排外极右翼,但反经济自由化的左翼立场也不允许他们接受一个曾在银行界浸淫多年、主张大幅削减公共开支、要进一步放宽劳动法规的候选人。

△ “既不要祖国,也不要老板;既不要勒庞,也不要马克龙”——两轮间巴黎中学生示威游行时的标语

“两个法国”的乐观与悲观

在“既不-也不”的无奈民众之外,马克龙今后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来自那些选择了勒庞的法国人。在传统政党遭到淘汰后,马克龙选民和勒庞选民之间的全新分野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世界报》(Le Monde)在第一轮投票后的头版标题直截了当:《马克龙——勒庞:两个法国》。的确,如果说这两位候选人在各方面主张上的对比已经十分强烈,那么他们的选民结构上的对比则更加鲜明。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城乡分布、对未来的信心……在所有这些指标上,马克龙和勒庞的选民群体的构成都截然相反。

△ 第一轮投票中按不同指标分类后投给马克龙和勒庞的人数比例:三张图的横轴分别是居住地与大城市距离、居住城市缴纳所得税的人口比例(即该城市收入水平)、学历(来源:IFOP分析报告)

马克龙对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开放态度在更加国际化的大都市赢得大量支持,被全球化遗忘的乡村、工业外迁带来大量失业的老工业区则视其为背叛。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来看,以学历为代表的文化资本也造就了新的阶级:学历偏低的“文化无产阶级”成为勒庞的扎实票仓。更令人揪心的是,所有这些因素造就了这两个选民群体对自身和国家的未来迥然不同的预期:勒庞的法国饱含失望与愤怒,而马克龙的法国则相对积极,是这个抱怨与怀旧的民族中更乐观的一批。

△ 2017年3月底IFOP民调中全体法国人、马克龙选民和勒庞选民对国家未来的乐观程度:绿色为乐观,红色为悲观

△ 5月7日第二轮投票当天的BVA民调:红框中为依据幸福感区分的选民的投票倾向。认为自己“幸福”的法国人中有71%选择了马克龙,而认为自己“不幸福”的则有53%选择了勒庞

在此前的美国总统选举乃至英国脱欧公投中,这些割裂都已显现出轮廓,但却并未像这次法国总统选举中一样如此清晰而决然。作为候选人的马克龙把“法国应当是所有人的机会”(La France doit être une chance pour tous.)作为竞选口号、宣示要“把乐观主义还给法国”,也正是抓住了这些对立,试图用正面与乐观的情绪感染选民。

“重大的任务”

5月7日,伴随着欧盟主题曲《欢乐颂》,马克龙穿过卢浮宫前广场、走上演讲台,成为了国际媒体的宠儿:“拯救欧盟的新力量”“民主国家最年轻的领导人”“自由世界的新领袖”……马克龙被赋予了代表法国、重拾荣光的使命。他的宣言格外清晰:“欧洲与世界期待着我们捍卫启蒙精神。”从国内国外的反恐行动到欧元区财政一体化、从叙利亚局势到遏制全球变暖,在日渐失去坐标的世界中捍卫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如同针尖上的舞蹈。然而面对恐惧与民族主义的蔓延,始终坚持理性与开放立场、坚守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马克龙能以如此优势当选,这本身已是法国无愧于启蒙精神的再次明证。

5月7日,马克龙也从候选人正式变身为总统。从此,“把乐观主义还给法国”便不再是竞选的口号,而是新总统必须完成的使命。马克龙不会忘记将他带进政坛的奥朗德如何在2012年凭“改变,就是现在”(Le changement, c’est maintenant.)的口号当选总统,却在4年半后迫于来自未感受到改变的国民的压力,尴尬地放弃在大选中寻求连任。马克龙在当选后反复强调:“我们面临着重大的任务。”(Notre tâche est immense.)这一任务将从下周末的权力交接仪式开始正式展开。而下个月的议会选举,将是马克龙需要通过的第一道槛:如果不能在国民议会获得稳定多数,新总统的施政纲领将不断遭到挑战而难以落实。对于去年才成立的政治组织“前进!”来说,获得议会多数绝非易事。

△ 马克龙在卢浮宫金字塔前发表演说

5月7日,悲观与愤怒的法国并未消失,只是暂时让位于勇气与革新,给后者以机会——或许是最后一次——再次尝试实现共和国的许诺。无论国际媒体给马克龙多少溢美之词,新总统的最大挑战显然来自于法国自身。“今天,投票给勒庞的选民表达了愤怒、慌乱或是信念。我尊重他们,”马克龙强调自己将带着“谦逊与力量”(avec humilité et avec force),努力实现“团结与和解”(Je rassemblerai et je réconcilierai)。让乐观与悲观的“两个法国”和解——这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从今以后便落在了这位39岁的年轻人身上。

5月7日,法国选择了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