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1282
|
Replies:0
|
你为什么惹怒在美华人?致马大毕业典礼中国学生演讲代表的一封信
By 叶文多
|
OP
05/23/2017
马里兰大学2017届毕业生代表, 你好! 这封信我选择不具名,因为,相比于你的名字,你的演讲内容才是更大的主角。 昨天下午通过微信公众账号看到你在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视频和稿件全文,几次想在朋友圈里转发说些什么,但打出去的字被一次又一次删除之后,我选择了沉默。今天早上,关于你的消息和评论已经占据了朋友圈的大部分,你成了一个新闻事件的主角,而我,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无法忽视。 我在美国参加过三场毕业典礼,一场是2011年我自己的,一场是2016年纽约大学的,还有一场是2017年匹兹堡大学的。有意思的是,这三场毕业典礼的学生代表都是白人男生,每一次坐在场下看他们演讲时,我都在心理默默地想:如果站在台上的是一名华裔学生,该多好。 在5月21日举行的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你以中国留学生的身份站了上去,成了该校2017届毕业生代表,真替你骄傲。在你发言之前,马里兰大学首位华裔校长陆道逵(Wallace Loh)在台上介绍说,被选中的学生代表不仅要成绩优异,还要有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在你之前上台的一位优秀学生的GPA达到4.0/4.0,但代表毕业生演讲的不是他,而是你,这多么值得骄傲!连陆校长介绍你在该校主修心理学和戏剧并辅修德语时,都不禁透出感叹的语气,隔着电脑屏幕的我,同样为你深感自豪。 图片截自马里兰大学YouTube官网 接下来,8分钟的演讲之后,你成了网络红人。 “涉嫌辱华”“美国的空气既香又甜”——在我看到的第一篇关于你的微信公号文章的标题中,你已经被贴上了标签。你是谁?今年多大?什么时候离开中国来美国留学的?在美国学什么专业?为什么被挑选为毕业生代表?你的演讲稿是自己亲自写的吗?你是怎么构思这篇演讲稿的?你想向在座的师生传达些什么?在第一次认真看完你的演讲稿全文后,我在脑中打满了问号。不过,即便是记者,我也尽量不去挖掘你的过往。我不想鼓动任何形式的人肉搜索,也不愿给年轻的你扣上“辱华“这样沉重的标签。我就想,跟你简单聊聊你的演讲。 你来自云南昆明,好巧,我在中国念大学时的一位室友就是昆明人。上大学时,我们常在宿舍各种吹嘘自己的家乡,她曾骄傲地告诉我们,昆明四季如春,是中国最漂亮的城市。正是因着这份安逸的美,毕业后,一腔新闻热情一度准备北上京城完成理想的她,最终留在了昆明。 2015年5月,我因为一次出差回国去了一趟昆明,她所言不虚,昆明果真是漂亮。我这位室友也曾是有过出国念想的,我们在昆明见面时她也会感叹几声国外的世界很精彩,可那晚我们在昆明街头的大排档撸串时,我看着她满意的样子,心想,她终究还是喜欢现在的小日子,就像是她偶尔会抱怨过早生娃没了自由身,但依旧珍视她与小棉袄在一起的每一秒一样。又或者,她即便当初出了国,也一定像当年一样,依旧向身边人诉说着家乡的好,只不过把倾诉对象从大学室友换成美国同学。 但,你不是她。 你对昆明的印象是空气差。中国的空气问题说起来似乎是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予以反驳的,我也想跟你分享一件小事。2010年8、9月份,我刚来美国没多久时,在学校健身房跑步,跑步机前面是几台电视机屏幕,其中,有一台正对着我。就是这台电视机,在一刹那间突然像是蒙上了一层雾,画面暗淡了下来,分辨率也似乎降低了不少。我细细一看左下角的新闻标题,才知道原来是这个屏幕的电视节目开始转播一项赛事,是中国国际自行车赛,比赛地点在西安。在这几台电视屏幕的对比下,中国的空气问题第一次直观而真切地摆在我的面前,这距离柴静的《穹顶之下》的推出,还有差不多五年的时间。 柴静的《穹顶之下》曾让空气问题引爆社交网络 按照推算,你来美国那一年应该是2012年,那时中国的空气问题我或许不如你清楚,那时生活在昆明的人们是否需要戴口罩,出门不戴是否会生病或许你比我更有发言权。但凭借我所了解到的事实,我依然有一些理由质疑你在演讲中提及以下问题的真实性,你说:
从演讲技巧的角度上来讲,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开头,有故事、有噱头、有细节,最重要的是,与后文还有呼应。我能理解你用“fresh air”做实质并借喻的演讲技巧,事实上,如果通篇读下来,这还算是一篇相当有文采的演讲稿。 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看到或听到后的第一感觉是不舒服? 先来说说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民主问题。来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可能多少都会和你一样曾经感受到这种美妙的culture shock。我在美国念的是传播学硕士,有一门课叫社会运动,在某一节课上,我们几位中国留学生提到了中国的民主进程,一位坐在我左侧的白人男同学头朝左侧轻轻一倾,下巴顺势向右朝向我们这边,他用余光斜睨,鼻孔中哼出一团气,然后简洁明了地说,中国和民主这两个词八竿子打不着,哪儿来的“中国民主”。 我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他当时的表情和他说的每一个字,但我从不记恨它,也从不认为他是真心对我们这几位中国留学生心怀敌视。我想,这位从未去过中国的美国学生,他关于中国的一切了解都来自于他在美国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媒介形式向他输入的所有信号,不仅仅包括任何纸质或影视媒介,也包括他遇到的每一个人,和他聊过的每一个故事。 你的演讲,为像他这样的学生添加了新的佐证,而这些证据甚至可能还缺乏足够的事实支撑。 今天早上,提笔之前,一位朋友问我:“我看到一些评论,说她也许所说一切属实,这只是言论自由,你怎么看?”我回答他说:“我只能说,中美两个世界大国培养出的学生,五年的跨文化浸染,却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演讲,有点儿可惜。” 是的,有点儿可惜。 在你的演讲中,我看到了很多标签化的描述,却没有看到你所提倡的真正的“辩证的思考”。关于你的演讲讨论很多,我觉得一位同样在美国生活了几年的朋友在朋友圈的评论很是切要,所以摘抄出来与你一起分享。她说:
回到你演讲最开始提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来美国?”,这或许是每一个出来留学的中国学生都不免会被问到的问题。Fresh air?Maybe。在有一次的采访中,我也问过不少中国留学生同样的问题,并听到了各式各样的答案:看看世界、学习知识、追求理想、外出镀金等等。我刚来美国时也被问过这个问题,在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上,我轻描淡写地说我想过来体验体验美国的社交媒体,因为那时我的方向是新媒体研究。不过,其实我自己清楚地知道这是瞎扯淡。 即便中国的空气问题让不少人产生了逃离的冲动,有些人也确确实实地付诸实施选择移民,但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来美国的真实原因都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叠加。Fresh air不过是一个外人易于理解而又容易行文的漂亮符号。而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太多这样的符号,比如中国的空气差,美国的民主好,黑人的素质糟,戴头巾的都很危险,但这不是全部,甚至,不是真实。 直到现在,每一个来向我询问是否要出国的人,我都希望他/她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去试一下;对于每一个在美国关注中国讨论中国却又从来没有去过中国的美国人,我也会建议他去一趟中国,用双眼亲自去看看,这世界真实的模样。我希望所有人像我一样,都曾有机会在看到纽约遍地的摩天大楼时,知道这底下是流浪汉和老鼠出没的地下铁;在看到中国的雾霾时,也会知道这在美国曾上演多次的历史真实。这正是我出国七年最宝贵的收获,我们不回避问题,而是用双眼看清世界的真实性,并用大脑去逐渐去符号化。 纽约城市线(上图) 我提笔给你写信其实有些不安,因为我已经是奔三的人了,而你才刚在二字头冒尖,我已经以记者的身份在美国工作了五年多了,而你还从未真正踏出过美国校园。 作为一个常常写字的人,我知道写文章免不了会添加润燥,写演讲稿自然也需要反复揣摩,所以,我尤其理解你在演讲中的精雕细琢,处处呼应。同样作为媒体人,我也理解部分媒体在这件事情上的渲染——“辱华”“跪舔”“美国的空气都是香的”,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阴谋论的猜测——但是,我无法也不愿完全认同,毕竟你还只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姑娘。 你在演讲结尾处呼吁更多人学会辩证地思考,我也希望在一些人就你的演讲进行人肉、批判、标签化的时候,会有更多人去审慎思考、中肯建议、去除标签。作为个体,我希望你永远被世界温柔对待,但更希望你一旦有机会再次站出来成为榜样,能不再强化标签,而是努力去除标签,去消除成见,用一个跨文化的交流者去扮演文化疏通的桥梁和管道。 即使,你真的因为Fresh air而来,正像你所言,思想上的清新也比环境上的清新来得更重要,不是吗? 一位曾经的在美中国留学生
0
0
|
|